文章前辛苦您点下“关注”,方便讨论和分享,为了回馈您的支持,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。
1950 年朝鲜战场,一支志愿军部队 13 小时急行军 145 里,创下战史奇迹,让美军陷入绝境。
率领这支部队的师长,十年前还是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个连长。是什么让他在乱世中调转方向,又是什么让他从基层军官成长为家喻户晓的英雄?
1917 年,河北定县一个普通农家迎来了一个男娃,父母给他取名江潮。谁也没想到,这个孩子后来会在历史浪潮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江潮打小就聪明,读书成绩特别好,老师总跟人夸这孩子有出息,可家里实在穷,供不起他继续上学,没辙只能早早退学。早早辍学的江潮没放弃对未来的盼头,一直在找能让自己立足又能为国做事的机会。
1934 年,东北军到保定招兵,还说学兵能继续读书,江潮一听就动了心,这不正好能圆自己的读书梦和报国梦嘛。他赶紧报了名,凭着扎实的文化底子,还真从一堆报名的人里选上了。
进了东北军,江潮的文化优势一下子就显出来了。部队领导看他是块好料,没多久就把他选送到士官学校深造。
在学校里,江潮一点不敢懈怠,学得特别认真,成绩一直拔尖,毕业之后直接被分到 57 军当排长,按这势头,往后在军队里的发展本该顺顺利利。
可那时候的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中,个人的命运哪能不受影响。九一八事变后,东北军撤到了关内,没了自己的根据地,成了无根的浮萍。
蒋介石还不放心东北军,把他们调到鄂豫皖去 “剿共”,部队打了不少硬仗,损失惨重。
西安事变后,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,东北军一下子没了主心骨,内部乱成一团,眼看就要散架。江潮看着这一切,心里特别不是滋味,他打心底里厌恶内战,就想早点北上,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。
直到 1939 年,57 军奉命移防鲁南,情况才慢慢有了转机。鲁南一带不少八路军的根据地,而且张学良和当时东北军的领头人于学忠,跟共产党都有些交情,所以东北军对共产党没那么排斥。
地下党瞅准这个机会,悄悄在 57 军里发展组织。江潮先是加入了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,在里面接触到了更多革命思想。
1940 年,经中共地下党工委书记谷牧介绍,江潮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,还得瞒着身份继续在东北军里待着。这下,江潮心里终于有了明确的方向,往后的路该怎么走,他清清楚楚。
1940 年的抗战形势越来越难,敌后战场更是苦得不行。日军把大量兵力调过来对付根据地,搞 “集家并村”、造 “无人区”,抗日游击队有时候连口饱饭都吃不上,生存都成了大问题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,这时候 57 军里又出了大事 —— 军长缪澄流要叛变投日。
原来缪澄流一直想讨好蒋介石,可蒋介石根本不待见他,日军那边瞅准机会,派了跟他有旧的李亚藩来拉拢,还许了不少好处,缪澄流一下子就动了心,不光自己想投敌,还打算跟日军联手打山东的八路军。
这消息在 57 军里一传开,将士们都气炸了。111 师师长常恩多、333 旅旅长万毅最先站出来,坚决要阻止缪澄流的卖国行径,可江潮的想法更直接,他觉得跟这种叛徒待在一个部队里就是耻辱,干脆带着自己的兵投奔八路军。
江潮赶紧跟组织联系,可没等计划实施,他的身份就暴露了。营长老早就看江潮不顺眼,这下抓住机会,想以开会的名义把江潮骗过去扣押起来。好在江潮心思细,察觉到了不对劲,没等营长动手,他连夜就带着全连的兄弟往八路军驻地跑。
那一路走得可太惊险了,国民党军在前头设卡拦截,后面还有骑兵追,就想把他们困死在路上。
江潮一点不慌,凭着对地形的熟悉,带着兄弟们专挑没人走的小道走,饿了就啃点干粮,困了就在路边眯一会儿,硬生生坚持了三天三夜。
等终于见到八路军大部队的时候,江潮和兄弟们都快累垮了,可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。八路军对他们特别热情,还以江潮的连队为基础扩编了一个营,让江潮接着当营长。后来部队越打越强,又扩编成海陵独立团,江潮成了团长。
在海陵地区的反 “蚕食” 斗争里,江潮的军事才能彻底发挥出来了。他不光打仗勇敢,还特别会动脑子,经常想出些奇招对付日军。
就说罗圩子战役吧,当时东北军打得特别艰难,江潮所在的连损失惨重,连长还受了重伤,眼看就要输了,江潮站出来带着人绕到日军后面,一下子就截断了日军的后路,不光扭转了战局,还消灭了不少敌人。也就是从这时候起,江潮在战场上的名气越来越大。
抗战胜利后,江潮的军事生涯又迎来了新的阶段。他当上了山东军区第 2 师第 6 团的团长,没过多久,就跟着大部队往东北去了。那时候国家要开始解放战争,东北可是关键战场,谁都知道这场仗不好打。
到了东北,他带的部队改编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第二师,他也成了师参谋长。接下来的几年里,四平战役、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,这些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仗,江潮一场没落下。
每次作战他都冲在前面,想战术、调兵力,把在抗战里练出来的本事全用上了,立了不少战功。慢慢的,他从师参谋长升到了四野 38 军司令部的参谋处长,还兼任着 113 师的副师长。
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,他已经是 38 军 113 师的师长了。要知道 38 军后来可是大名鼎鼎的 “万岁军”,能在这样的部队里当师长,江潮的本事不用多说大家也能明白。
1950 年,朝鲜战争爆发,江潮又带着 113 师跨过鸭绿江。第一次战役的时候,38 军因为信了美国黑人团的假情报,错过了好机会,彭老总发了大火,甚至说要撤销 38 军的番号。
全军上下都觉得脸上无光,江潮心里更是憋着一股劲,就等着下次战役好好打一场,把面子挣回来。
第二次战役很快就来了,38 军的任务是先打下德川,再往三所里穿插,把美军的退路堵上。这个任务有多重要?要是晚一步,前面牺牲的战士就全白费了。
江潮带的 113 师刚打完一场硬仗,战士们都累得不行,他自己也因为连轴转指挥,眼睛里全是血丝。可江潮知道,这时候绝不能退。他跟战士们说,咱们腿跑快点,就能多打胜仗,多保家卫国。
就这么着,全师战士凭着两条腿,13 个小时跑了 145 里地,硬是抢在美军前面到了三所里。到了地方没歇口气,又赶紧修工事准备打仗。
后来听说美军可能从龙源里突围,江潮又立马分了一部分人去龙源里设防。面对美军三个主力师的猛攻,113 师的战士们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,把美军打得落花流水,缴获了好多坦克、装甲车。
也就是这一仗,38 军成了 “万岁军”,113 师成了 “飞虎师”,江潮也成了全国都知道的英雄。从十年前投奔八路军的连长,到如今的抗美名将,他用一场场胜仗,完成了人生最精彩的蜕变。
从朝鲜战场回来,江潮没闲着。他先在 38 军当副参谋长、副军长,后来又被送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。在学院里,他不光自己学新知识,还把这些年打仗的经验教给学员们。
那些年轻人都爱听他讲战场故事,因为他讲的不是书本上的死知识,全是能用到实战里的真东西。
1955 年授衔的时候,因为江潮正式加入革命的时间不算早,只被授予了大校军衔。换作别人可能会觉得委屈,可江潮一点没在意,还是该干啥干啥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
到了 1964 年,他凭着实实在在的贡献,晋升成了少将。巧的是,第二年军委就取消了军衔制,能赶上末班车成为开国少将,也算是一种幸运。
60 年代的时候,国家需要人去西藏军区工作,江潮主动报名,去当了副参谋长、参谋长。西藏那地方海拔高,条件苦,他在战争年代落下的病根一下子就犯了。
有两次因为肺结核和肺部支气管扩张,吐了好多血,没办法只能用军用飞机送回北京抢救。医生说他再也不能待在高原了,他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西藏,开始安心休养。
身体好点之后,他又去了四川省军区和高级陆军学校工作,直到后来年纪大了,才在南京定居下来。
晚年的江潮,偶尔会跟家人、老战友聊聊过去的战斗岁月,说起来那些生死瞬间,他总说自己不算啥,真正了不起的是那些牺牲的战士。
1996 年,79 岁的江潮因病去世了。他这一辈子,从河北定县的寒门学子,到国民党军队的连长,再到八路军的团长、志愿军的师长,每一步都走得坦坦荡荡。
朝鲜还曾给他颁发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二级国旗勋章,这是对他跨国作战贡献的认可。他没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却用一生的选择,活成了真正的英雄。
1950 年朝鲜战场创造急行军奇迹的志愿军师长,正是十年前弃暗投明的国军连长江潮。
他从河北定县寒门走出,投军后觅得信仰,抗战时率部奔袭八路军,解放战争立功东北,抗美援朝铸就 “飞虎师” 威名,晚年仍为国防事业奔走。
一生辗转多支队伍,始终以家国为重,用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含义,这样的人生传奇,值得永远被铭记。
配资在线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